共话蜀道三国文化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第五届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国际论坛侧记
2023年10月28日 ——29日,第五届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以线下+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剑阁的会场设在剑阁县蜀道文化联合会会议室(原县委办公楼三楼),共有十余人参加。
10月28日上午9:30——09:50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进中心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前进主持,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进中心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蕙萱等致辞。
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意义是为了践行习近平主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发掘古蜀道的三国历史文化,更好地在海外、特别是在日本讲好魏蜀吴三国故事,促进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推进特色旅游发展,搭建民间三国文化国际交流平台,向海内外集中展示三国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厚内涵及文旅资源。
接着开展第一轮的交流发言,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四川省诸葛亮研究中心秘书长李昊主持。本轮交流发言的有8位专家,他们是:梁满仓,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进中心第一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野田昭彦,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任;张大可,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进中心第一副会长共产主义大学教授、中国史记学会会长;柿沼阳平,早稻田大学教授;高林安,西安财经大学外事处长、教授;梁中效,陕西理工大学教授;雷勇,陕西理工大学教授;孙前进,北京唐藤中日三国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教授。
是日下午,第二轮交流发言,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杨小平主持。本轮交流发言有10为专家,他们是:范光耀,罗贯中纪念馆馆长;竹内 健二,共同社编辑;张海林,临漳铜雀三台遗址公园主任;孔德铭,安阳高陵博物馆馆长;佐佐木 正治,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谭良啸,成都武侯祠前副馆长、研究员;杨小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文业,首都师范大学古代小说数字化中心主任;成长;北京晚报社记者;瞿正瀛,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台湾籍)。
10月29日上午为第三轮交流发言,由四川省剑门关古蜀道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剑阁县蜀道文化联合会主席罗启主持。本轮交流发言的有9位专家,他们是:鲁运江,鲁肃后裔;罗启,剑阁县蜀道联合会主席,发言的题目是《剑门关与姜维》;李德书,绵阳三国演义学会前会长;刘文,梓潼县委党研室原副主任;高洵,德阳市罗江区庞统祠博物馆文博研究部主任;冉小妹,阆中古城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红彬,成都市大邑县文管所前所长;孟兴钧,文县冉家山;文小紫, 南充陈寿纪念馆。
29日下午为第四轮交流发言,由陕西勉县武侯祠馆员、研究员张东主持,本轮交流发言的有8位专家,他们是:杜汉华,十一届湖北省人大代表,襄阳市江汉旅游研究所长;关志杰,关公第五十九代后裔、关公网创办人;张晓刚,南阳市诸葛亮研究会会长;张东,勉县武侯祠研究员;诸葛保满,诸葛后裔、阳朔诸葛研究会会长;孙振光,临沂诸葛亮故里纪念馆馆长;孙高平,平顶山市卫东区政协副主席;洋卜为,南充三国志研究者。
此次第五届中日三国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国际论坛共有35位专家作学术交流发言,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交流,增进了了解,获取了知识,启迪了思想,促进了共识,为助推文旅融合发展贡献了力量。
稿件来源:剑阁县蜀道文化联合会
登载时间:2023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