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京剧三国戏

闲谈京剧三国戏

  宁奭
  保定蜀汉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
 

京剧三国戏的由来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戏班进京,与汉调、昆曲、秦腔等不断的交流、融合,形成了京剧。京剧是中国流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宋元时代三国人物已由民间艺人带上舞台,元杂剧根据元代三国志平话搬演三国故事。在元杂剧中,有关汉卿所作的单刀会,高文秀所作的周瑜谒鲁肃,武汉臣所作的三战吕布,尚仲贤所作的诸葛论功等剧目四十多种。早在京剧形成之前,三国戏已经产生了。

京剧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四百出,常演的也在三四百个以上。其中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剧目占有相当重的分量,历来受世人喜爱。可以说,整部三国演义都可以用京剧形式表现,许多戏成为经典剧目常演不衰,广为流传。

清四大徽班中,三庆班擅长演出三国戏。在道光年间,三庆班就编演了三国连台本戏,共36本,亦有说40本,自刘表托孤刘备马跳檀溪始,有长坂坡、汉津口、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取荆州等剧目,至取南郡止,最为著名。

在京剧史上享有盛名的喜(富)连成科班,在清末民国时期排演过《全部三国志》。

经历代京剧艺人和京剧文人的创作与实践,和从其它剧种改编移植的京剧三国戏共有一二百出之多。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界贯彻“双百”方针,在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加工的同时,又创作、改编了一些新的三国戏,如初出茅庐、官渡之战、凤凰二乔、赤壁之战、曹操与杨修等。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三国戏成就了一代代京剧名伶,红氍之上京剧大师、名角儿塑造了生动鲜活、熠熠生辉的三国人物的艺术形象。
 

京剧三国戏演出名家

咸丰同治年间的“前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的“后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以及民国以来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和周信芳、唐韵笙,“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都演唱过三国戏。不少剧目还是他们的拿手戏。谭鑫培演出的定军山被拍摄成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杨小楼的长坂坡冠绝一时,马连良的甘露寺、借东风脍炙人口,四大须生的失空斩各具特色、精彩夺人。三国戏舞台上,大师名家异彩纷呈,繁星灿烂。

新中国成立后,新老京剧艺术家通力合作,以崭新的面貌造就了京剧史上又一黄金时期。承前启后的京剧名家继承和发展三国戏的精华,经过重新整理的三国戏仍在京剧演出中占有重要位置。龙凤呈祥是欢渡春节烘托喜庆气氛的常演剧目。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喜欢看三国戏,据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讲,毛主席在闲暇时也会哼唱几句空城计。

五十年代末,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强强联合,编演了京剧赤壁之战,“活孔明”马连良,“活鲁肃”谭富英,“活周瑜”叶盛兰,“活曹操”袁世海,“活黄盖”裘盛戎,京剧大师,同台献艺,轰动京城,菊坛盛事,众口称颂。

京剧三国戏剧目甚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能够上演的三国戏已寥寥可数了,有的剧本早已失传了,只留下剧目名称;有的剧目表演已后继无人了,老前辈怎么演的不知道了;有的表演尚还知晓,可今天的演员已“拿不起来了”。令人痛惜。
 

京剧三国戏传统剧目

三国剧目相传至今,存在一剧多名的情况,同是一出戏,有两个以上的剧名。如三结义,亦名桃园结义,又名刘关张。铁笼山又名草上坡、九伐中原。定军山,一名取东川,又名一战成功,此剧常做为春节开锣节目,取此剧吉祥,意求开门大捷。

三国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走范阳》(斩熊虎) 《三结义》(桃园结义)(刘关张) 《打督邮》《斩丁原》(吕布试马) 《刺董卓》 《捉放曹》(中牟县) 《斩华雄》(汜水关) 《虎牢关》(三战吕布) 《磐河战》 《连环计》 《小宴》 《凤仪亭》(梳妆掷戟) 《斩蔡邕》 《借赵云》(一将难求) 《让徐州》 《战濮阳》 《打曹豹神亭岭》 《辕门射戟》 《凤凰台》(凤凰二乔) 《战宛城》(割发代首) 《白门楼》 《月下斩貂婵》 《许田射鹿》 《青梅煮酒论英雄》(闻雷失箸) 《斩车胄》 《击鼓骂曹》(群臣宴) 《屯土山》(约三事) 《白马坡》(斩颜良) 《灞桥挑袍》(赠袍赐马)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 《卧牛山》(收周仑) 《古城会》(斩蔡阳) 《战官渡》 《马跳檀溪》(襄阳宴) 《徐母骂曹》 《荐诸葛》(走马荐诸葛) 《三顾茅庐》(卧龙岗) 《博望坡》(张飞负荆) 《汉阳院》(哭刘表) 《长坂坡》(单骑救主) 《当阳桥》 《汉津口》 《舌战群儒》 《临江会》 《打黄盖》 《群英会》 《蒋干盗书》 《草船借箭》 《苦肉计》 《横槊赋诗》 《借东风》(南屏山) 《火烧战船》 《华容道》 《取南郡》 《战长沙》(义释黄忠) 《夺荆州》 《甘露寺》 《回荆州》(美人计) 《芦花荡》(三气周瑜) (甘、回、芦合称龙凤呈祥) 《黄鹤楼》 《丧巴丘》(柴桑关)(周瑜归天) 《卧龙吊孝》(柴桑口) 《战渭南》 《张松献地图》 《战冀州》 《截江夺斗》 《过巴州》(收严颜)(两张飞) 《落凤坡》 《金雁桥》(擒张任) 《战马超》(葭萌关)(两将军) 《取成都》 《单刀会》 《文姬归汉》 《逍遥津》(白逼宫) 《百骑劫魏营》 《左慈戏曹》 《瓦口关》(真假张飞) 《定军山(一战成功)(取东川) 《阳平关》 《水淹七军》(威镇华夏) 《刮骨疗毒》 《走麦城》(夫子升天) 《捉潘璋》 《造白袍》(张飞归天) 《玉泉山》 《受禅台》(汉献让位) 《伐东吴》 《连营寨》(哭灵牌) 《彝陵之战》(火烧连营) 《白帝城》(永安宫) 《祭江》(别宫祭江) 《安居平五路》 《七擒孟获》 《雍凉关》 《凤鸣关》(斩五将) 《天水关》(收姜维) 《失街亭》 《空城计》 《斩马谡》 《滚鼓山》 《战北原》(斩郑文) 《胭粉计》 《七星灯》(孔明求寿) 《亡蜀鉴》 《司马逼宫》(红逼宫) 《铁笼山》(草上坡)(九伐中原) 《战绵竹》 《哭祖庙》。
 

    资料来源:北京唐藤
    转载时间:2020年02月20日
    转载网址:http://bdsh.cnjply.com/

上一篇:保定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

下一篇:寻访博陵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