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福生在纪念关羽大义归天1800周年活动时的致词
今年是我国历史名将、被誉为中华武圣的关羽大义归天1800周年,借楼桑春社的机缘,我们汇集在涿州三义宫刘关张大殿前,缅怀、纪念这位伟大英雄、高德先贤!
关羽,字云长,生于公元160年,殁于公元219年,原籍东汉河东郡解县宝池里人,后流落到幽州涿郡涿县,因此也是我们保定人。关羽的一生是叱咤风云的一生。少年成长于古解梁地,事业雄起于涿郡,征战于青、豫、幽、兖、徐、冀、荆七州,事业辉煌在荆州,失败也在荆州。一生追随先主刘备,忠君报国,为义而动,为天地正气抛家,彰显了巨大的人格魅力。在北征襄樊的战场,惨遭盟友背叛偷袭,英雄末路,父子双双喋血临沮章乡,用生命书写了光彩照人、气壮山河的辉煌画卷。关羽几十年戎马生涯,无论黄河两岸战马嘶鸣,还是群雄逐鹿刀光剑影,毕其一生闪耀着忠肝义胆、对主以忠、克己以正、处世以义、作战以勇的伟大品质,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1800年来,特别是从宋代以后,历代皇帝对关羽敕封越来越高,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圣,关羽成为了中华儿女一致崇敬的大英雄,以致满清一朝,关羽庙宇遍布海内外华人生活的地方。
历史上的关羽为人们所亲所敬,延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习俗、寺庙、信仰、军事等诸多方面,由国内延伸到世界各地,构成了洋洋大观的关公文化现象。就其本质而言,关公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高屋建瓴地指出:“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总结历史上的关羽有十大高尚品德:
一是义士精神。关羽羁旅曹营时备受恩宠,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行踪,追寻故主,千里走单骑。被曹操称为“天下义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抵制各种诱惑,义无反顾,这是道义的神奇力量,是人格伟岸之所在。
二是万人敌精神。关羽、张飞被魏、吴两方称为“万人敌”、“熊虎将”。关羽斩颜良、水淹七军等壮举,威震华夏,彰显了献身事业、武功盖世、绝杀强敌的人格魅力。
三是大丈夫精神。困境之中不懈怠,逆境之中有风骨,一身浩然正气。实践了亚圣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圣训,是古今大丈夫的典范。
四是手不释卷精神。关羽夜读《春秋左传》不知疲倦,有些章节都能背诵,无论战事多麽频繁,孜孜于经典的研究。堪称儒将典范。
五是修身聚德精神。关羽不但教育子女要“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还以轩辕黄帝提出的“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音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六禁重为行为准则。关羽是自身清廉、刚正不阿、不贪财色的典范。
六是一诺千金精神。刘关张三杰为匡辅汉室结盟聚义。为了一个承诺,四十年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不离不弃,肝胆相照,同休等戚,是千古诚信的典范。
七是忧国忘家精神。忧国而忘家,是东汉末年士大夫们对刘关张集团一致的评价。在国与家面前,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匡扶汉室的目标,多次骨肉分离,抛妻弃子,是家国情怀的典范。
八是万代之表精神。关羽恩怨分明,公而忘私;处事以义,不媚权贵;善良仁慈,爱惜士卒;以身许国,大义凛然;挂印封金,视名利为无物。与刘备、张飞被清朝涿州知州佟国翼评价为“万代人物之表”。
九是侠肝义胆精神。追逐正义,抱打不平;鞭打督邮,亮剑邪恶;讨伐奸佞,护国安民;彰显了义薄云天精神。
十是精忠报国精神。桃园盟誓,立志报国安民;无论环境多麽险恶,道路多麽坎坷,初心不改。以至父子惨遭毒手,把生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追求的大一统事业。
我们要传承顶天立地大英雄关羽的风范,化作修身的利器,化作工作的动力,化作文化的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投身到改革开放中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才智和力量。
谢谢大家!
上一篇:没有了